在医院这座永不停歇的生命堡垒中,洁净的空气、恒定的温湿度是保障医疗活动顺利进行、患者舒适康复的基础命脉。然而,支撑这一环境的空调系统,也往往是医院的“能耗巨头”。面对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与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压力,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瞻远瞩,率先引入我司“空调小管家”(三相工业版ACmate-III-P) 智慧管理系统,通过一场精细化的数字革命,成功实现了从“经验驱动”到“数据驱动”的空调管理模式转型,于2025年7月圆满完成了这一标杆性项目的交付,为大型公立医院的节能降耗树立了崭新典范。

》》项目背景
在项目启动前,中大医院的空调系统管理面临着诸多共性挑战:
粗放式运行:空调机组主要依赖人工定时启停与经验调节,无法根据门诊人流、天气变化、科室特殊性等动态因素进行精准响应,常出现“过度供冷”或“供应不足”的情况。
能耗黑洞:庞大的系统缺乏分项计量与精细化管理,能耗数据滞后且模糊,难以定位浪费点,节能优化无从下手。
运维滞后:设备故障多依赖于人工巡检或报修,响应慢,且无法进行预测性维护,可能影响临床区域的环境稳定。
管理复杂:医院建筑功能分区复杂(如门诊、手术室、病房、ICU),各区域对空调的需求差异巨大,统一管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面对这些痛点,中大医院亟需一套集集中管控、智能优化、数据洞察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。我司专为大型商业及工业环境设计的 “空调小管家”(三相工业版) 正为此而来。
》》产品功能特色
ACmate-III-P空调小管家兼容市面上所有的普通空调(支持红外信号控制的所有空调),其内置通用码库可直接适配空调(亦可独立学习特殊空调红外控制码),产品设计丰富的接口及扩展功能,支持:人体探测控制、光照探测控制、温度控制、时间控制、联动控制、电源通断控制等功能,同时拥有空调用电计量、电费管理等功能,适用于空调运行状态监控及空调节能管理的应用场景。

》》立新:“空调小管家”的智慧赋能实践
针对中大医院的实际情况,我司为其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的部署方案。该系统以其强大的三相工业级硬件为核心,无缝对接医院现有的多台中央空调主机、水泵、冷却塔及末端风机盘管,构建了一个全院级的空调物联神经网络。
1. 集中管理,一屏统览
项目交付后,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。在中央监控大屏上,全院所有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、启停、设定温度、电流、功率等关键参数一目了然。管理员可轻松实现对不同楼层、不同科室的空调进行远程群控、定时策略设定、温度统一限制,彻底告别了以往“跑断腿”式的现场操作,管理效率提升超过70%。
2. 数据驱动,决策有据
系统自动生成多维度的能耗分析报告,将抽象的电耗转化为直观的成本与碳排放数据。后勤管理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台设备、每一个区域的能耗排名与节能潜力,为后续的设备改造、预算编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,实现了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优化”的转变。
3. 预警与维保,防患于未然
“空调小管家”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“设备医生”,7x24小时监测设备的电流、电压异常与性能衰减趋势。一旦发现潜在故障(如过滤器堵塞、压缩机过载风险),系统会立即向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,指导其进行预防性维护,极大降低了非计划性停机对医疗业务造成的风险,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。
》》成效: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
自2025年7月项目全面交付并稳定运行以来,成果显著:
节能降耗立竿见影:经过精确测算,全院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节能率高达20%-25%,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远低于预期。
管理效能飞跃:后勤管理团队得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略性优化工作中。
环境品质提升:稳定的室内环境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患者的就医体验,尤其是在对温湿度敏感的特殊科室,满意度调查得分显著上升。
绿色形象彰显:此举大幅降低了医院的碳排放,积极响应了“双碳”目标,塑造了现代化、智能化、有社会责任感的医院品牌形象。
》》结语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我司“空调小管家”(三相工业版)的成功合作,不仅是一次技术设备的升级,更是一次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。它证明了,通过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基础设施,大型公立医院完全能够在保障医疗服务品质的同时,走出一条高效、低碳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。此项目已成为行业内争相考察学习的标杆案例,预示着智慧能源管理在医院领域的广阔前景与无限可能。未来,我们期待与更多像中大医院一样的先锋机构携手,共同绘制绿色智慧医院的宏伟蓝图。